排放门属选题失误 中国不可因噎废食

2024-08-12 189浏览
1个回答

大众“排放门”不是小事,是很大很大的一件事,当这种大事发生的时候,就**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话我认为放在这儿比较合适。它既有文化的因素也有法规的因素,不应过分地强调国与国之间的阴谋。如果有阴谋,为什么是大众给了别人阴谋的机会,而不是宝马或者戴姆勒?根本原因还是大众出了问题。

我认为这是大众长时间来很多问题积累的一个爆发点,**不是几个工程师的个人行为那么简单。拿媒体举个例子,有几个错别字是编辑、校对的责任,重大选题失误肯定是主编犯了错误,“排放门”就属于大众的重大选题失误,高层不可能不了解。

该事件暴露出的一个问题是,企业掌舵人可以懂技术,但不能当专家。技术专家很容易陷入技术路线之争,这与派系之争很相似,当派系思想占主流的时候对技术路线选择会产生可怕的影响,而不是从企业近期、中期、长期利益角度系统全面客观地看问题。

我对大众事件的思考可以总结为四方面,都是中国汽车企业乃至管理部门应该清醒和警醒的。

柴油机路线的失败

大众“排放门”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清洁柴油技术在与混合动力的竞争中渐渐失去优势。

二者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手段,因技术路线不同互为竞争对手。两者节油率相近,都在30%左右,区别在于柴油技术的成本较低,混合动力技术的系统更复杂。

大众排放造假推翻了柴油技术以往营造的一个优势”假象”——相对简单的成本低。如果完全按照排放标准特别是将要实现的新的规则执行,柴油技术已经在整车制造和实用中没有成本优势可言。

技术原理上,柴油机的稀薄燃烧(压燃式、高压缩比、高燃烧效率)是一个氧化环境,要把有毒有害的氮氧化物分解为无害的氮气和水需要还原反应。

还原氮氧化物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在尾气处理装置中添加尿素,即SCR解决方案,尿素中的NH3作为还原剂让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这种解决方案一方面需要为整车加装SCR尾气处理装置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车主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添加尿素,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而且麻烦。

另一种不用尿素的技术叫做稀薄氮氧化物吸附器(LNT),吸附器就是在氧化环境下吸附氮氧化物,达到饱和程度时瞬间加浓燃油比,产生还原反应,把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这种还原反应的关键是加浓,需要多喷油,弊端也显而易见:油耗高。

所以,两种技术路线要么增加成本,要么增加油耗,而且都会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跟混合动力相比成本优势减小。

但客观来看,柴油机与混合动力还是各有千秋,混合动力的劣势在于高速行驶工况下不省油,反而可能还会更费油。

大众敢于铤而走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条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过分依赖柴油机作为技术路线来满足日益变难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而没有全面权衡其中的综合成本、油耗,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

随着油耗及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混合动力的优势日渐明显。大众应该有实力在牺牲一些柴油机优势的情况下把柴油产品做得更好或快速转入其它技术如混合动力的开发上,遗憾的是它没有把精力用在把产品做得更**、境界更高上,而是去寻找一些捷径。事实再一次证明,不走捷径是*好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