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更名为什么比“上汽通用”迟

2024-08-08 112浏览
1个回答

早在2015年1月,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上海通用”与“上海大众”有变更为“上汽通用”与“上汽大众”的计划。

今年6月12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公司名称变更通知函,此坊间的传闻被进一步证实。奇怪的是, “上汽通用”已完成更名半年后后,那厢“上汽大众”才完成更名。

同为合资公司更名,为何大众品牌会更晚?今天小虫哥斗胆来分析一下。

根据通用人士的说法:上海通用对于名称变更这件事情的态度是积*支持的,原因很简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陈虹是从上海通用升上去的,他提出的计划,上海通用当然要全力支持。

虽然陈虹当年也在上海大众任职十年,可当时只不过是负责发动机工厂的业务,没有做到后来在上海通用中方总经理的高度。因此与赢取北美通用高层的支持对比起来,陈虹想去改变大众德方高层的想法,显然就没那么容易了。

众所周知,大众作为*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早在1985年就与上汽合资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从桑塔纳开始,上海大众逐步在中国市场打造自己的霸主地位。反观通用,直到1997年才与上汽合资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晚出生12年的上海通用是靠什么来追赶上海大众,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和两个“大众”一较高下的车企?靠的是低价?先进的技术?品牌知名度?小虫哥认为,“开放、共赢”的心态是通用与大众策略上*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两家车企在中国的组织分布情况,*大的差异是上海大众没有技术研发机构,而上海通用却早在其成立之时就与上汽投资成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这样的差异也符合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对待中国市场的战略,一路顺风顺水的上海大众凭借着“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已经在中国叱咤了这么多年,何须考虑深入的本土化开发?

不要说建立本土有话语权的技术中心不是德方的考虑重点,就连在市场广宣时都要坚持使用德语来做宣传,“Das Auto”这句slogan,硬生生让十几亿中国人学会了一个德语单词。有着这份满满的自信,德国大众自然不会轻易的向中国市场开放自己的技术。

与上海大众的一帆风顺不同,上海通用不但要想办法赶上上海大众的脚步,赚取的利润也要分给上汽,还要反哺给北美通用。2009年,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如果没有上海通用的利润贡献、没有2010年上汽出资5亿美元持股通用0.97%,今天恐怕我们看到的通用可能就要换东家了。

除此之外,上汽还协助通用开展与五菱汽车的合作,通用借用五菱印度工厂生产雪佛兰,泛亚协助五菱和上汽开发乘用车等等。这样的互惠互利,使得上汽与通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双方所有的合作,无不展现了“开放,共赢”这一理念。

那么,此前大众拒绝更名的理由是什么呢?根据网上的报道:“大众汽车向上汽方面出示了一份单方面做的市场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有消费者认为由上海大众更名为上汽大众,企业品牌形象会被拉低。另外,大众汽车还认为,更名的过程不仅涉及商标等一系列工商注册问题,还涉及全国几百家4S店的工商注册以及门面标志等。大众汽车认为更名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这样的理由,小虫哥认为站不住脚,因为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上海通用,美方为什么没有这么反对?更核心的问题还是德方主观意愿问题,难道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的大众,就因为上半年业绩欠佳,连几个亿的更名费用都支付不起了?

基于以上的合作背景,上汽从品牌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上海通用与上海大众更名的提议,得到北美通用的支持,同时得不到德国大众的认可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小虫哥也认为,既然此前陈董事长决心提出这个变更,一定早已预料到德国大众的反馈会是否定的,下一步只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没有必胜的把握,陈董事长也不会贸然公布这一计划。

这场突如其来的企业名称变更,不但展现了上汽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对待中国市场上截然不同的态度。迷信“德国制造”的大众,如果不能放下姿态,学习通用人,用“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用“双赢”的方向来制定策略深化合作,*终只会尝到失败的苦果。

曾经带领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决赛圈的主教练米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未来十年,大众与通用在中国市场孰强孰弱,他们今天态度或许就已经决定了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