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油耗限值将推电动车大跃进

2024-08-07 36浏览
1个回答

按照工信部新修订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两项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所有车企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必须从第三阶段的百公里6.9升,进一步降至百公里5.0升。这个针对企业所有产品进行整体考核的燃油限值,被称为“史上*严标准”。它的实施毋庸置疑,将会给车企带来积*影响,包括积*投入研发资金,提升强动力低排放水准;调整产品结构,多生产小排量低油耗车型;多生产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型等。

但这些调整转变,对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来说,难度相当大。原因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动机技术储备和人才等资源不足,大多依赖仿制借鉴的跟随技术。而降低燃油汽车发动机油耗标准,没有几十年的技术创新,实在无法实现。更为艰难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很多依赖SUV产品的快销热销来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利润,而此类车型车身重、轮胎宽,油耗标准下降更难。

这就意味着所有企业不得不集中更大力量上马新能源汽车,更多启动纯电动车项目。尽管电动车品质不高,技术含量不多,但凭此举措,可以将企业燃油汽车产品的燃油均值下拉。国内合资汽车企业正在生产销售的中大型SUV,排量更大,油耗更高,要想保持其**地位,同样依赖新能源车来拉低油耗均值,而纯电动车零油耗,拉低油耗均值更有力,便自然成为各企业推向市场的**。

所有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要想存活,要想继续保持无法降低油耗限值的高耗能SUV的生产规模和热销势头,只有电动车产业速成这一条路。

电动车的生产上市,成了关乎未来所有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项目。不排除一汽、上汽、长安等合资企业依靠购买合资方的发动机来降低油耗;吉利、比亚迪等企业依靠其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通过新能源战略转型达标,产品不会是单纯为了拉低燃油均值的应景之作;但一些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没有长远规划的小型企业,达标相当艰难,必然虚与委蛇,应景摆设,将电动车生产作为权宜之计。

如此,将引发电动车无序野蛮生长后的畸形化、泡沫化、同质化和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