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装师傅心情不好 车身质量就会变差?

2024-07-29 191浏览
1个回答

在制造行业里,虽然汽车主机厂算得上高薪,但是一线的工作非常辛苦,焊装车间也是一样。在四大车间中,焊装车间可以说是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的车间,这一切都与白车身有关。而说到白车身的质量怎么样,还得先从人说起。

年前在某“保时捷”生产基地,偶遇两位小朋友,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满身油污,大口吃着面,看样子吃得很香。从职业嗅觉我能猜出他们是焊装师傅,想想我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正在准备人生的大考,面前的两位小朋友已经开始为生活打拼,而这一切并不容易。

焊装**课——安全

虽然焊装车间的工作环境常常被新人诟病,但公司的**课永远是安全,不管在车厂的什么地方,安全永远是**位。

车厂对安全的高标准,从安全培训上就能体现:进入车厂要进行安全培训,比如工作安全、人身安全等等,想在厂区开车,光有驾驶证不顶用,得办个行车证。进入车间后也有相应的安全培训,这个培训更直接也更重要:进行焊接操作要戴劳保用品,设备维修要记得挂安全锁等,各自工位也有注意事项。深入工作后养成的习惯能规避很多安全问题,用领导的话说,这就是工作习惯的力量。

除了工作安全,还有信息安全。所谓信息安全,是员工要自觉对厂内的情况保密,工程师要对工作的核心资料保密,工作人员要对新车型保密。信息安全做不好,分分钟被炒鱿鱼。谈到信息安全,媒体参观车厂时可以问问能否拍照?哪些地方可以拍?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敢为车企先,向公众开放,这既是技术营销的方式,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为什么新人不喜欢焊装?

在媒体朋友的镜头下,车间看起来很“美”:满眼花火,烟雾朦胧。然而,这样的“美”都是假的——飞溅的火花打在皮肤上伤害很大,烟雾的味道对呼吸道也有刺激。

除此之外,焊装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很多分焊线工序需要人工完成,每个焊枪几十公斤,看起来简单的操作,需要很大的力气,更需要手艺。没有完整的学习和长期的工作经验,很难成为焊装好手,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把工作做好,考验很大。

同是焊装人,处境大不同

工作没有三六九等,但是工作的辛苦和薪水还是有差别的。在焊装车间里,一线的焊接工作*是辛苦,然后就是众多负责工艺或质检的工程师们;*后才是称之为管理层的boss们。和冲压一样,焊装新人也必须亲身经历一线,但在很多企业里,焊装一线是不折不扣的“杂牌军”——这里有工作多年的老工人,也有工程师储备人才,还有像文首提到的两位小朋友一样的中专生。

经历了一线学习后,储备人才可以定岗去做工程师,但小朋友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面对冰冷的机器,他们没有太多选择,或许有**,他们会成为让人敬仰的老师傅,但是这**非常遥远。

小师傅能决定白车身质量?

说起他们的品牌,两位小朋友谈不上自豪感,也说不出哪里差。对他们来说,做好工作发给工资就OK了,当然他们也都表示3000+的工资确实比较吃力,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对他们考验很大,还有一位小朋友对我说“保时捷”就是在他们车间“研制”的(应该是焊装试制)。

我能理解他们:同样是焊装,自动化程度低的生产线需要更多工人,工作量更大,生产效率低。销量好的时候要更多的加班,工作质量也就随之降低。由此可见,企业对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日系企业的精益生产也不难理解了。在某些日系企业,一线的班长都是高学历出身。参观车厂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机会和师傅们交流,但是通过现场环境还是能略知一二,如果环境非常乱,生产质量可想而知。

和冲压一样,焊装也需要自动化,但是焊装的人为质量影响远远超过冲压。从制造角度看,冲压线的设备承担了主要生产任务,人为干预主要在线尾;焊装则与之相反,单个冲压件由工人焊接成结构件(少数企业也是自动化),进入主焊线以后,才开始大规模使用设备,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工人稍许马虎,质量问题会隐藏到*后。

匠心,需要更多一点

刚进入焊装的时候,我也是拜师学习。与两位小朋友不同,我并不是每天都站在焊装工位上,从事一板一眼的工作。曾经问过师父一个问题:一线这么辛苦,难道大家就没有一点想法吗?师父呵呵一笑,显然他是从人来考虑的——都有想法了,谁来干活。

师父的话,我至今不以为然。企业的产品力提升对品牌形象有积*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优化用户体验。焊点质量水平(NPQP)、白车身精度合格率和白车身稳定性水平(CII指数)等都是评价其品质的指标,品质可以量化,其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从焊装流程来看,结构属于产品设计,焊接工艺和设备是属于过程开发,一线小朋友只是参与了终端的制造过程,但这个过程很重要:设备操作不规范会导致焊点焊偏扭曲变形;焊钳电*不对中,尺寸修磨不规范同样导致端面质量不合格。然而,一些年轻的小师傅还没有这样的质量意识。

曾有媒体老师说,自主品牌设备和工艺不如合资,但是工人态度总不能不如合资吧?这位老师说得很对。在焊装工程中,产品设计、过程开发、生产制造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产品质量,设计和工艺是隐性的,生产制造是显性的。针对显性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焊点质量控制管理看板;针对质量问题,可以了解各工序间品质检查方式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品控管理。品控严格的车间一定是有非常标准的管理体系。至于这个标准执行得怎么样?这就需要问工程师和师傅了。

媒体朋友在参观焊装车间的时候,可以跟车间boss聊一聊培训体系和奖励体系。生产技术的变革很快,焊装车间也需要通过技术改进,或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生产成本。培训是学习新技术,奖励是推动改进,如果这方面做得好,那车间整体氛围应该不错。两位小朋友对这些还不知情,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工程师该做的事情。

雅斯顿小结

在汽车产业链上,很难找出和焊装车间同样的工作环境,用不怕脏不怕累来形容焊装工人并不为过。但每次看到20岁左右的小朋友出现在车间,心情总会很复杂,本该读书的年纪却在这里打拼,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态度、经验乃至匠心,都可以通过企业的管理和激励激发出来,对自主品牌来说,这**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