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价格透明了 险企还会被4S店“绑架”吗

2024-09-20 141浏览
1个回答

上个月,由交通运输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公安部等10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车生产企业要向授权维修企业和独立经营者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汽车原厂配件要允许授权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或终端用户转售;并且要通过编码制度,建立可追溯配件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紧接着,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就发布消息称,《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已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并有望于今年年底出台。

这意味着,汽车维修业将面临全面洗牌,4S店不再是“**”、有资质的维修机构将兴起,车辆的售后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而对于2013年车险业务未能实现盈利的各大财产险公司来说,汽修产业链的规范,也将是车险行业的一次革命。而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将成为车险费率改革的铺路砖。

险企为配件虚高买单

今年年初,一位购买了价值80万元左右进口SUV轿车的车主陈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其车辆的某个零部件在4S店中的价格将近5万元,且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然而,位于北四环的一家汽修店中,原厂零件只需要一半的价格。

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汽修店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透露零件的具体来源。但是一位在美国拥有同款汽车的车主表示,此零件在美国的维修价格不过国内4S店售价的30%。而这一切,与国内汽车行业常年的垄断不无关系。

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保协联合发布的“汽车零整比”报告中,某款车的零整比系数竟高达1200%,就是说,如果把这款车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更换一遍,所花的钱,可以再买12辆相同的车。而这“11辆车的差价”,*终却由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买单。

虽然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汽车厂商主动调低了车辆的零配件售价。但是,维修的“主动权”仍掌握在4S店手里。

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公布了2013年的年报,但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情况普遍不理想,车险业务除了上市险企外,基本全线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