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发展的瓶颈:无成就感的工作

2024-09-11 94浏览
1个回答

前几天在翻阅微信朋友圈的时候发现好友予墨老师在其微信自媒体账号里发布了《十年之养》的系列文章,通过对从业十年的汽车行业从业者的采访来了解中国汽车行业的十年发展。在第二篇稿子《高校不是打酱油》中,主人公双儿先从奇瑞到合资公司的经历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毫无成就感。关于这一点,笔者深以为然。无成就感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能力。

说道这里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前一阵子流传的一篇关于索尼绩效管理的文章,真实性咱们先不去考证,就引用其中*经典的关于激情集团和挑战精神的论断来阐述下成就感。在索尼的创业初期,技术开发人员在激情的带动下纷纷变身技术狂人。当整个技术研发团队都进入到忘我的状态时,就成为了激情集团,所有技术人员不知疲倦的自发的完成着技术开发的创新工作。而要进入这种状态,首要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而促使这个动机实现的*根本目标就是个人成就感的体现。

与之对应的是“外部的动力”,比如想赚钱、想升职等等这些来自于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是无法爆发出来自于内心的热情的,也就是说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是无法成为技术狂人的。如果整个开发团队都在这种状态下的话,那么这个团队必然是不会有创新精神的。为什么员工会失去挑战精神,根据文章分析就是因为实现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的核心就是业务成果和报酬挂钩,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拿到更多的报酬。随着外在动机的增强,那么自发的动力显然就会受到抑制。换句话说,以工作为乐趣的内在意识就会得到抑制。

采自文章的两个论点笔者同样深以为然,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的就是创新精神,企业创新精神的体现就是源自于创新团队中单个员工创新精神的总和。很显然,激情团队相比于绩效团队要更加具有活力。

那么,现实情况下国内的汽车行业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为此笔者还特意联系了不少身处汽车行业中的设计师,有合资的也有自主的,有国企自然也有民企。不过闲聊中得到的信息都是出奇的一致,在工作中难以找到成就感,眼下成就感的来源只是基于工资待遇的水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倒是合资企业的朋友呈现出了更多的成就感。而原本应该是成就感爆棚的自主汽车企业的朋友则听到了更多的抱怨。好像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基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状态下进行的,如此以往,何谈自主创新。

对于汽车设计师而言,成就感应该是什么?笔者个人觉得如果是在良好的团队氛围下,每一个人成就感的体现应该是非常朴素和简单的,完成一件工作,攻克一个技术难关就应该是设计师成就感的体现。特别是对于自主企业的汽车设计师而言,成就感的体现就应该是一款自主产品推出之后的自豪感。但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汽车企业设计师们的普遍缺乏这种*朴素和*基本的成就感。似乎成就感的体现只属于高高在上的领导,而设计师设计工作的完成不是收获成就而是在摆脱累赘。这样的氛围是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