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品牌?奇瑞品牌之路尚需努力

2024-09-09 4浏览
1个回答

*近两天,朋友圈被奇瑞汽车的新闻刷屏,关于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职位变动以及孙晓东等高管入职观致汽车的新闻,虚虚实实,扑面而来,自媒体时代让新闻的及时性大大提升,不过,各种“深度”却明显“揣测”性质的报道,也让我们看到新闻本身的价值在降低。

大家都在关注自主汽车,特别是奇瑞汽车,不过关注仅仅停留在离职与否的八卦上没有太多意义,如果关注个人可以做深度的职业访谈,如果关注企业可以分析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产品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职位变动的事件本身,就像追星一样,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前几日,看到题为“尹同跃 :不做品牌的企业都会成为过眼烟云”一则访谈报道,这篇访谈可能是整个事件变动的一个脉络,战略怎么走定了,才能调兵遣将,作为曾经的技术领军企业的掌门人,无论是整体自主汽车的下滑、又或者自身企业的萎缩,能够谈到这个话题应该深有感触,我们简单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还在持续增长,但是关于汽车市场的发展环境,特别是针对自主汽车的企业的环境并不友善,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日前发布11月国内车市销售数据显示,11月轿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6%,事实上,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称,2014年11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5.7%,比上月上升了10.7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

尚未看到十一月份自主汽车整体情况,不过,整体车市增速放缓,意味着整体蛋糕扩展放缓,自主份额未必有什么大的改观,那么未来怎么走,企业做品牌这种事情,就像苹果负责人对雷军说的“Easy to say, Hard to do.”

这个时候,我们不是说“梦想要不要有”,而是更深一步,生存的压力还是要有的,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都应该如此,无论是奇瑞、吉利、长城、长安,无论是业绩有所改善,还是持续挣扎,未来给予的时间并不多。

怎么做事企业家自己思考的事情,作为消费者的换位思考来讲,“产品是基础”、“营销是灵魂”、“品牌是影响的核心”,想要给我们树立品牌,**要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质量支撑的产品,然后一个良好的营销体系,给客户一个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离开这些方面都不现实。

产品沉淀是**步

这几年谈论自主汽车的文章比较多,坚持认为自主汽车发展更多需要“自我发展”**位。技术自我发展是重中之重,当下中国汽车,依赖外放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依赖合资企业来进行技术支持的又太多太多。

汽车企业的入门越来越简单了,更多地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供应商给予整车厂更多的选择,有能力的整车厂可以自主研发或者主导零部件供应商,但是没有核心技术的整车厂,更多地被零部件供应商牵着鼻子走,这里面就出现了*大的问题,利润被供应商榨取,为了能够将产品销售出去,车辆的实际销售价格更低,这期间差额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或者亏损,此间可投入研发的资金越来越少,研发能力随着车企年纪越来越大而没有太多进步,这样的企业前景真的堪忧。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汽车制造商更愿意拿出更多的资本去购买供应商的东西,却不愿意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基础,很多时候,短时期我们花费了很高的价钱进行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相比较貌似比较便宜的外购,似乎不太划算,事实上,这项技术供应商能够卖给你、也能卖给别的企业,这种同质化的产品,你怎么获胜,更重要的是这种同质化你一直都无法摆脱,所以,可以允许亏损、但不是不允许没有沉淀和积累,这是产品成功的**步。

品牌建立需要跟上时代

产品之外就是营销和品牌,这点我们需要跟汽车行业之外的人士和企业多学习,这么多年来,自主汽车投入巨资,有几家企业更是起起伏伏,但是品牌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又在哪里?

前段时间,曾撰文谈到郭美美,这么一个“赌博”、“卖淫”人士,竟然连续几年成为媒体和网民眼中的“炫富”、“X二代”等高上大的网络红人,她的缺憾是“产品力太差”,但是营销和品牌打造的手段真的可以甩很多企业几条街。

汽车界也不乏营销高手,这两年电动车领域的艾伦穆斯科算是**级高手了,在2013年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都陷入到悲观的时候,主打高达上,然后迅速占据全球媒体的版面,笔者相信多数这版面也没有拿到特斯拉汽车的资金,加上一群群主打高上大的明星、车企老总都认为弄个动辄百万的电动车貌似应该是潮流之举,这个新生的电动车品牌就这样成为了奢侈品。

前段时间,行业调查机构JD Power发布的新车质量调查就显示,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品质差距已降至历史*低,6家自主品牌超过主流品牌平均品质,预计自主品牌有望在未来4年中在品质上追平外资品牌。

我们自主汽车制造商应该怎么走,正如尹同跃谈到“不做品牌的企业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具体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看到报道信息中谈到了,奇瑞近期努力集团大客户采购,这是一种方式,金融、保险行业是今年奇瑞汽车大客户拓展的重点行业,目前已取得积*进展,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都已成为奇瑞汽车的大客户,日前,中国平安一次性采购艾瑞泽7中型轿车50辆,中国人保批量采购58辆“瑞虎3”SUV等。这些销量未必给予奇瑞带来什么样的利润,但是至少在奇瑞产品力展现,这里面的潜能则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汽车制造商,应该撇开相对保守的营销和品牌策略,想想看,罗永浩没有资本、没有技术都敢夸海口造手机,任何一家自主汽车制造商要钱有钱、要积累有积累,打造一些非传统的营销和品牌策略并非没有可能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也让我们祝福自主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