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年轻化”营销的“道”与“术”

2024-09-02 165浏览
1个回答

如果把“年轻化”比作大潮,那么这股大潮已经涨起。早在两年前,80后就已经成为了国内购车的中流砥柱,达到了53%,首次超过了原来市场中的70后,消费人群主导权更迭的背后更是媒体格局的变革,BBS、Blog、SNS、Weibo、微信让传统媒体分崩离析,“碎片化”成为80后、90后触媒的关键词。与70后、60后相比,今天的年轻人更关注个体,而非集体,更关注个性,而非共性。

对车企这些“大船”而言,不仅要顺应“潮水”和“风向”,更要开足马力,才能顺利出海,平稳前进。在已经起航的“年轻化”大潮中,车企们在营销上都是怎样应对的,又有哪些值得归纳和总结的地方呢?

抓住痛痒点

在年轻化营销中,痛痒点营销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段。当前,不少车企致力于先构建让消费者足够满意和愉悦的痒点,然后再制造出一种痛点,让不选择购买的人会不得不去买,实际上,痛痒点营销的核心就是给年轻消费者制造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纠结。

凯迪拉克的营销就是“痛痒点”营销的典型。2013年12月18日,凯迪拉克官方微博发出一条“承让了!”的博文,并@宝马中国,配图则是精心制作的海报——凯迪拉克ATS**宝马3系一个车头冲过终点线。支撑这三个字、一张图是,凯迪拉克ATS 28T与宝马328i的赛场对比测试中,单圈*快成绩凯迪拉克ATS比对手快了0.05秒。这次比试,让业内外重新认识了凯迪拉克。

除了制造一种敢把“运动之王”拉下马的“兴奋点”,凯迪拉克提供给年轻消费者的痛点,一方面是沉闷的ABB之外的另一种“不从众”的选择,另一方面则在价格上制造“痛点”,凯迪拉克ATS 28T与宝马328i终端售价至少差5万元。当然,痛痒点的寻找,**是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充分的了解,还有就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是对消费者需求和心理有精准的把握。

打造新族群

无论是苹果的胜利,还是小米的奇迹,站在乔布斯和雷军这两位商业英雄背后的,是无数“果粉儿”和“米粉儿”,通过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和各大媒体对“粉丝经济”的反复强化,“族群”或者“粉丝”成为每个行业都苦心积虑的“突破口”。现实的挑战就在于,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日益成熟,产品的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品牌溢价也会受到牵连,这对自主品牌而言,既是个难得机遇,又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如何在“同质化”和品牌力薄弱的形势下,建设自己的族群,打造自己的粉丝,反哺自己的品牌,无疑是摆在众多自主品牌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