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汽车整车企业利税暴降近10%

2024-08-15 145浏览
1个回答

近期国内经济面临增长压力较大,而企业经营压力尤其巨大。综合各权威机构数据看,国统局的15年上半年GDP增速为7%;国税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速为3.5%;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41.8亿元,同比下降0.7%。

从汽车行业看,今年汽车经销商日子不好过,整车企业的经营压力巨大,而汽车零部件行业效益较好。如果不改善购车需求,未来整车企业的利税下滑将更为严重,并可能传导到汽车零部件等更多环节。

1、整车企业经济运行态势急剧恶化

由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数据发布要晚一个多月,因此我们本月只能进行隔月的月度跟踪汽车整车总体运行状态。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3.4万亿元,增长12%,而成本增长11%,生产运营处于较好水平。但15年的1-7月的收入增长-1%,成本增长1%,利润下降10%,总体看汽车整车行业的利润表现下滑较大,其中的税收1257亿元增长,出现大幅下滑106亿元。而14年的汽车行业税收是增长128亿元,可见15年1-7月的税收下滑是*其剧烈的。

2、合资与内资整车企业的效益分化

对比合资与内资企业的15年经济运行看反差较大,内资稍强,合资较差。合资整车企业15年的成本增长2%,收入增长0%,15年合资利润大幅下滑14%。而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也是增长较大。

内资企业15年1-7月内资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均负增长,利润同比下滑5%。内资企业的增值税缴税大幅减少25%,体现了商用车企业的走势偏弱。内资企业的乘用车和卡车类企业的效益分化,乘用车在SUV类拉动下的利税较好,但卡车类企业的产销剧烈下滑影响利税巨大。

3、“大促销+降库存“导致整车企业的效益下滑

15年的车市增长乏力,1-7月的乘用车增速虽然仍有6%,但7月剧烈下滑到-6%,由此导致汽车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大增。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股市暴涨和波动带来车市消费的相对停滞。整车厂家为了拉动车市增长和缓解渠道矛盾,采取抓零售、降库存的两手抓的举措,形成了批发与零售的差异化走势特征。

从抓零售看,一方面加大促销,甚至是大幅降价,这在合资企业的近期的几次大规模降价中体现,前期的强势厂家的南北大众、上海通用都采取主力车型降价举措。而近期的韩系的北现和东风起亚也都是采取了强力的降价措施,这样的促零售的措施逐步显示效果。

从降库存看,库存资金占压和利息支出是经销商的成本的重要组成,中国特色下的资金高成本导致渠道的效益受到资金影响很大。而且随着7月的救市措施的推动,部分流动性放松进一步进入股市成为托市资金,经销商的风险较大,因此厂家必须降低渠道库存。从厂家批发与零售出现巨大的增速差异也是库存的变化体现,7月的渠道库存降低7万台,导致经销商在淡季库存压力*大的时候反而感受到库存和资金的压力缓解,这也是厂家的降库存的举措的*直接体现。

4、汽车零部件企业效益仍很好

14年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3%。而14年的汽车零件企业利润表现也明显改善,利润2150亿元,较13年增幅16%。15年1-7月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均保持增长较好,利润同比增13%。其中的增值税和主营税金均增长较好。

上半年的整车企业效益差,这也是整车企业的压力承受较多,但还没有转到汽车零部件企业。尤其是随着生产价格指数(PPI)持续40个月同比持续下跌,生产成本下降在零部件行业体现的较充分,整车企业要求零部件企业降价的措施会进一步加大,汽车零部件的税收的利润也是会明显下降的。

5、改善汽车消费促进利税增长

工业企业的利税反映着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2015年上半年税收和GDP增长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增长下滑,经济依然面临着下行压力。虽然有上半年股市的税收贡献,但下半年股市对税收增长的催生作用逐渐消失,经济增长还是要靠企业利税的更大贡献。汽车行业的利税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汽柴油税收大增没有惠及汽车消费。今年国内消费税增长较快,去年底到今年初,财政部两个月内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汽油消费税由此前每升1元涨至1.52元,柴油消费税由每升0.8元涨至1.1元。这样的消费税提升只收钱,不干事,没有促进汽车消费。我们应反思为啥国际油价下跌,原因是石油资源富裕和中国经济预期差,我们应该改变错误的资源枯竭观念,**要刺激消费。

随着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汽车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主要支柱,下半年的乘用车发展应该有更大的支持。但现在的地方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中的功能定位应当认真反思。当前经济增速下滑,除了经济结构调整等经济因素外,地方政府观望、无奈和不作为也是导致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在经济新常态下,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简政放权不等于放而不管,向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转变不意味着不需要关注经济建设,需要加大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的支持,不是因拥堵就强力限购,抑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反思我们的私车普及远低于国际同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的大城市保有量也低于其国际大都市的私车保有,但我们的城市交通满意度低,治理水平较差的不作为也是大问题。

15年汽车整车企业的利税剧烈下滑是严重的问题,国家不能只加税,不促进汽车消费,否则我们的国家税收和经济增长都会出更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