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应有怎样中长期发展目标

2024-08-14 44浏览
1个回答

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虽然已经稳居全球**,成为世界上*大的新车消费市场;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地位也毋庸置疑。不过,在新一轮世界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视,“大而不强”,发展瓶颈显现,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不”字上:一是核心竞争力不足。尤其是自 主品牌企业在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及整车设计等核心技术发展方面差距明显;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汽车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低,整车结构线产能过剩等现象 明显;三是不能适应全球市场竞争。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份额偏低,乘用车关键零部件等产品和技术对外资依赖度高;四是市场机制和法制化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和 政府的作用不协调,未能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至2015年上半年底止,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63亿辆,汽车 业的发展面临能源、环境和交通等社会问题愈发突出因素的挑战,经济下行汽车市场增长出现趋缓态势,2000-2010年销售平均增速24%,2014年增 速不到7%,今年1-8月增速近乎于零,未来走势也不容乐观。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均将汽车产业作为重要载体,纷纷制定并实 施针对汽车产业或以汽车产业为重点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如欧盟等多国电动车汽车发展计划和工业4.0等,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创新能力、快速 的应对策略,通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进一步巩固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

针对我国汽车产业由大转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明 确汽车产业战略目标和任务,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使汽车业健康发展。”这是9月12日天津(泰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 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的思考。卢卫生认为,汽车产业“应该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和支撑产业”。

那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 该有怎样的目标?卢卫生的思考之一,应当是提升产业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产业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卢卫生说“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经 验和战略,准确把握汽车发展趋势,提出2016-203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改革任务及政策取向。”

思考之二,应当以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金融市场化和法治化体系为核心,用改革的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 制度环境。卢卫生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增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内生创新活力,尽快构建汽车行业法治化智能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向法治化、市场机制转 变,推进税制改革,建立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思考之三,应当明确若干重大战略取向。一是创新战略取向,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 制度,建立法治化管理体系,改革体制机制,培育做强自主品牌,加强技术、管理、生产方式及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国际 化战略取向,增强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和海外发展能力,实施国际并购重组,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和技术合作。三是新能源汽车战略取向,发展新能源汽 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市场培育、扩大产业规模、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政策体系。四是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取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调整和推动材料、装备、能源、销售、服务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同整车一起协同发展,加 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充分发挥汽车带动作用。五是汽车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取向,构建人、车、道路、能源和环境等协同发展的汽车社会,是实现汽车产业长期可持 续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