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汽车技术积累不足 多重瓶颈待破

2024-08-13 81浏览
1个回答

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兴起,很多人认为无人驾驶的智能化时代已不遥远,但记者日前在青岛举行的2015中国汽车智能化峰会上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实践发展中还存在多重瓶颈亟待破解。

不仅仅是轻松驾驶

提到智能汽车,很多人会想到自动泊车、倒车影像、自适应巡航和汽车导航等能让驾驶轻松不少的智能化辅助工具。那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汽车?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李克强表示,智能汽车是利用雷达、摄像头等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车与人、其他车、路和云端的智能信息交换,具备智能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汽车行驶安全及危险状态,*终实现替代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汽车**目标是完全无人驾驶,初级阶段就是已经实现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偏离预警等驾驶辅助系统。”李克强说。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琪表示,以智能汽车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将带来深刻变革。如果全部实现无人驾驶,车辆可自动根据雷达探测避免碰撞,云端根据车流和拥堵情况规划*佳路径。红绿灯甚至都可以不要,云端调配车流,车辆自动计算以何种速度行驶可以不停车通过每个路口。

“这就*大缓解了现在交通突出的安全、拥堵和污染等问题。”杨琪说,“如果智能交通实现了,很多人就不需要再买车。可以用租赁方式出行,或租赁车加大容量公交的方式出行。这样停车难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根据国外调查和实验,这种方式可节约80%至90%停车用地。”

此外,车企可从智能汽车上获得“大数据”,提前预判故障并及时排除。“汽车智能化将促使车企运营模式由百年来重资产、重规模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务转变,服务将成为车企之间竞争以及盈利的重要手段。”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

与会专家指出,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长安、上汽、广汽和北汽等国有车企和比亚迪(59.75,-6.47,-9.77%)、奇瑞、吉利等民营车企都制定了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规划,乐视、博泰、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加速向智能汽车渗透和布局,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也越来越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介绍,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了红旗HQ3智能无人车,上海交大改装一高尔夫车在校园实现了无人驾驶,军事交通学院研制的猛狮系列,曾在高速公路上无人驾驶从天津跑到北京,有超车,有避让,一些基本智能功能都得到实现。

核心技术发展滞后

在麦肯锡发布的“展望2025·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研究报告中,智能汽车排第六,预估其2025年潜在经济影响为2000亿至1.9万亿美元,其对减少交通事故、节约能源和缓解环境压力具有积*作用。

工信部在对《中国制造2025》解读时明确,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说,智能汽车发展方向和目标已基本清晰,但实践发展中有多重瓶颈亟待破解。例如,我国智能汽车基本处于相关企业各行其是、自行发展状态,技术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缺乏全局性政策和完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