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英菲尼迪要在华成功不容易”?

2024-08-13 60浏览
1个回答

1989年,北美地区豪车市场上迎来了一名新贵。这位从平民家庭"日产"走出来的日籍美人,英文名叫做Infiniti,寓意无限。上市之初就以高性能豪华轿车Infiniti Q45和充满操控乐趣的豪华双门跑车Infiniti M30与老牌豪华品牌劲旅在北美"抗战"。

2007年,Infiniti来到中国,洋气的译名为英菲尼迪。但是在华发展之路名声不温不火、甚至几度坎坷。2013年意外的被一档大型亲子类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带火,随后是《舌尖上的中国》、《*速前进》、脱口秀节目《晓说》和"启释录"万人盛典,轰轰烈烈地踏上了赞助娱乐性节目的之路。

英菲尼迪成立之初是日产家族为了争抢美国市场而成立的新品牌,和以往的日系豪车定位如出一辙。根据JD Power每年的质量报告,从技术角度来说日系三强的车质量是靠谱的,并且使用理念和国内情况是基本相符,故障率甚至总体低于德系三宝。而且同一种类型的车,日系豪车也有几万元的价格优势。可是市场表现依旧是后者比前者的销量要高得多。

究其原因,无非在于品牌价值。德系大厂一股名家风范,奔驰世界先驱的名号从来不是白给,每一代S级都**一股科技潮流;宝马从航空驱动开始,六缸飞机、摩托赛车,起步阶段已是一鸣惊人、屡破纪录。从各国首脑座驾到各种电影里的明星,奔驰和宝马在汽车文化史上留着浓重的一笔。

与德系三强相比,英菲尼迪由于较晚在中国市场落户,整个产品线不够长,而且车型的选择太少。一个豪华品牌,只卖五六个产品,每个产品的排量选择也不多,定位模模糊糊,品牌感弱。而且售后服务网点在全国范围的布局很是稀疏,后期维护不便,而且其品牌附加值也太少。这些问题都将成为英菲尼迪难以克服的自身问题。

现在英菲尼迪把战略放在了娱乐营销上,很明显想挖掘"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力,这是一条走不通的"捷径"。"粉丝经济"的基础是自身拥有大批的忠实拥趸,而不是站在合作伙伴背后的深喉。英菲尼迪论年龄和资质,显然还不到依靠"粉丝"崛起的时候。当然,娱乐营销的好处就是迅速爆红,爆红过后难说不会是爆冷。今年英菲尼迪的在华销量为305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51%,保持行业**水平。但是,销量提高后,相关的汽车质量投诉和维权事件也随之增多,这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豪华品牌来说,也十分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