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认为政策要从七方面纠偏

2024-08-07 70浏览
1个回答

1月2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第二届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以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汽车总产量的1.5%为标志,表明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已经趋于完善。当前,创新技术、降低成本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是,它更需要的是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

如何平稳转型,而不致大起大落?合理的政策设计、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总结了一下,陈清泰提出了七点具体建议。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 陈清泰

1、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政策双向驱动。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孕育期,政府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力。但高度依赖政策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以规模为导向的财政激励政策难以体现对产品技术水平提升的导向,和对降成本的激励,往往会出现企业追逐补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

2、对新进者放宽准入。新进入电动车行业者可能各有想法,但他们都是理性的。应该欢迎新的进入者,但是政府决不能鼓动或者是忽悠投资者进入,让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3、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抑制了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作用,造成优势企业得不到好的发展,劣势企业也失去了在竞争中提高的机会。

4、政府不干预企业技术路线。在激励和倒逼双向发挥作用,支持企业依托市场自行发展多样化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5、财政补贴淡出。现行的两级财政补贴政策,使一些城市出现了骗补、补贴过度等问题。一些车企,在决策产品开发时,受到很强的补贴导向,行为短期化,造成结构性扭曲。要利用碳排放原理,在高排放与零排放或者小排放之间交叉补贴,财政补贴淡出。

6、政策逐步向非试点城市扩展。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命令禁止市场保护规定的同时,应该总结、评估试点政策,适时使国家的政策普世化。

7、给低速电动车一个合法名份。短途、小型、低速、实用型的电动车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这一类需求是现实的,也是合理的。可考虑责成地方政府给一个名分,制定车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明确路权,纳入地方交通管理,将其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待条件成熟的时候,纳入国家管理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