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式的新能源并不一定适合中国

2024-07-30 130浏览
1个回答

偶尔看到一篇外媒的新闻,大意说中国目前的新能源企业欲复制中国版“特斯拉奇迹”。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视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为偶像,发誓要打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格局。为此,通过各种办法试图拿到红杉和高瓴资本的金融支持。

不过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科技企业或者说互联网企业,还处在概念车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离现实与成熟的技术尚有距离。特斯拉的成功确实激励了他们,但是大多数的公司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挑战,想在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分一杯羹,有超前的意识与思维是一个方面,是否具备客观实力又是另一个方面。

特斯拉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偶然,但在中国市场,这种成功却显得****。作为一家将互联辆思维、IT概念以及造车理念成功融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这两年确是风光无限,尽管起火事件以及召回令其在资本市场时有起伏,但也无法阻挡其被媒体过度追捧和报道的步伐。不过在风光无限的背后,特斯拉苦苦挣扎了10年时间,**款产品Roadster更是一经面世便被市场遗忘。没有昔日苦难的积累缘何如今成功的辉煌。大家只看重表面却集体选择性回避了过去。

个人光环太强大 电动车走高端未必行的通

特斯拉真正一下子被推到聚光灯前面,是因为那个叫马斯克的男人。就像佩奇对于谷歌,乔布斯对于苹果。马斯克全面接手特斯拉之后****的互联网经验让一家濒临死亡的企业瞬间起死回生。很多人大谈特谈对特斯拉的经验借鉴,那些与特斯拉同样定位的电动跑车制造商都无法参透,我们的大众化品牌其实就更难效仿特斯拉模式,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不顾一切优化用户体验,但这需要很高的成本代价,在没有产业化之前,这点说着容易,做起来就难。

特斯拉对于中国车企借鉴经验少的可怜。一方面中美两国国情差别大,另一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定位也千差万别。就像法拉利对于吉利。吉利也出过超跑,但是无法相提并论。

国内目前新能源搞得好的是比亚迪。真正的技术路线,比亚迪的经验反而值得推广。对于技术的不懈追求和金融创新让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不断占领国外市场。大巴市场有比亚迪K9,乘用车市场有秦,宋等一系列明星产品,靠的都是技术上的不断积累和突破。有些企业希望能在前期少投入,走捷径,虽然短期内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要想在市场屹立不倒,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硬东西。

特斯拉也许并不适合中国

特斯拉也在中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水土不服。负面新闻时常出现,中国区销售不利,库存严重,频频出现退单,销售团队重新组建,中国区频频换帅,直到*近Model 3车型掀起一阵全球订购狂潮,才总算稳定下来。特斯拉的问题在于一直采用美国标准,也使得其在中国市场无法与其他品牌共用充电桩。此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采取的是直营模式,以及自建充电桩的发展思路。但从中国国情来看,一个外资汽车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大规模兴建自营充电桩,几乎是天方夜谭。

与此同时,在一些发展模式上的差异,也使得特斯拉与中国企业乃至市场的融合度在短期内会面临困难。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特斯拉想把中国变成**大市场必然要国产。国产的话又因为中国国情考虑好合资,合资又要贡献出自己的科技储备。这对于一个技术性企业来说,无疑是相当难受的。特斯拉在中国尚且遭遇到种种难题。那对于中国品牌企业在先天技术不足的情况下,想在中国复制特斯拉模式似乎更是难上加难。

特斯拉的冲击

现在电动车的量还很少,不能因为特斯拉的这种冲击性,就说传统的汽车厂走向衰败了。只能说是在电动车这种新的理念上特斯拉具有优势。国内电动车市场现在*大问题在于设计理念还是全钢结构,特斯拉采用的是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只有铁三分之一的重量,车身大量减轻之后,在同样的总车重量下就能够把重量空间转移给电池。因此特斯拉的电池容量变大了,也就提升了续航能力。而全钢设计理念下车身重量没有降低,相对应地电池的容量不能扩容,续航里程就得不到提升。因此特斯拉带给传统汽车的**个冲击,就是让传统汽车的设计理念、材料的应用理念需要变革了。

特斯拉短期内是成功的,长期来看仍需要用实践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