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在中国如何走出下一步

2024-07-29 104浏览
1个回答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如何押宝中国市场、发展在华业务、提升在华业绩成为各跨国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当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缓增长之后,全球的汽车企业都要思考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这样的“红海”市场当中,抢食更多的份额。

丰田注重利润依旧保守

虽然丰田汽车已连续五年称霸全球销量,但是在中国市场,丰田依然难以称为一个主流品牌,至少在销量表现上来说跟大众、通用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对于世界**的表现,中国汽车行业的综合判断是认为丰田汽车过于保守,在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时机,丰田总是习惯性地“看看再说”。

以技术投入为例,包括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国产化进程也是一拖再拖。事实上,丰田汽车的理念并非保守,而是追求稳健的高增长,特别是对高利润率的追求,这在日系汽车品牌当中十分常见。因此,丰田并不会一味地把希望押宝在中国市场之上。近几年丰田的增速主要源自对于自身产品和技术的更新。目前来看,丰田今年将仍能保住其全球销量**的宝座,因为丰田已开始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进入今年以来,丰田对于中国市场就保持额外的谨慎,年初丰田中国发布的今年预计目标,只微增长2.4%,预计今年实现销量115万辆。丰田中国新闻发言人牛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与数字相比,安全而高品质的汽车产品、更优质的顾客服务以及基础扎实、稳健发展的“年轮经营”战略始终都是丰田更为重视的。“丰田从不把销量、排名当作追求的目标。”

大众以冲量保住中国市场份额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品牌,大众汽车近几年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越发严重。集团有近一半的销量来自中国市场,而受到尾气门事件的持续影响,大众汽车集团后续发展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CEO穆勒对外表示,打算推出一项全面重组计划,这将是该公司数十年来*广泛的改革,旨在通过大举进军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数字化移动服务市场等方式,努力摆脱尾气排放危机的影响。

根据穆勒的设计,大众汽车新规划命名为“2025战略”,计划调整集团旗下几个发展疲弱的项目,希望通过有效利用公司的规模和产品跨度来压缩集团的成本。记者20日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获悉,大众集团近日对今后十年发展目标作出重大变革,其战略包括持续加大在华发展步伐,推动电动化进程,推出约车服务等。

在汽车和动力传动系统领域,大众汽车集团重点关注电动汽车的研发。集团正制订计划,在未来十年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预期其纯电动车的销量将在200万辆至300万辆之间,占总销量的20%—35%。

福特面临业绩增长难题

近年来,福特在中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根据福特2012年提出的“1515计划”,至2015年底,福特在华销量由2012年的62.66万辆猛增至去年的111.51万辆,销量几近翻倍。根据福特“创新2020战略”规划,未来五年,福特将在华陆续引入20款新车型。除了对现有车型进行更新换代之外,还会引入新车型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包括新能源市场。

伴随着福特中国区地位的急速提升,福特在中国市场依然压力重重。数据显示,2016年5月,中国车企中销量三强依然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而被业内认为主流合资车企的长安福特,销量却在不断下滑。今年4月长安福特销量突遭滑铁卢,销量出现大幅下滑至6.09万辆,同比下滑16.34%。5月销量更是跌至51117辆,同比去年5月下滑17.3%。前5个月累计销量为363378辆,同比只保持2.7%的小幅增长。业内普遍认为,今年福特饱受品质问题的影响,其中“断轴”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以及金牛座的营销失利,为福特在华的市场前景蒙上了阴影。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福特*紧迫的任务则是挖掘品牌新的增长动力,如今长安福特正在挑战年销量百万辆的目标,而江铃福特正在从商用车转向商乘并举,未来五年的目标无疑给福特的管理层提出了挑战。

韩系车遭遇渠道流失

韩系车品牌提升难题多年未解,随着营销业绩进一步恶化,京城已有经销商退网。日前,位于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的东风悦达起亚4S店已停止售车。作为京城北部*大的东风悦达起亚经销商,该店的退出折射出韩系车正遇到的市场困境。

早在去年10月,时任东风公司总经理的朱福寿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东风悦达起亚所面临的****的困难和挑战,引起媒体哗然。而当时已有媒体报道称,在其他地区,东风悦达起亚的经销商已出现退网情况。一位东风悦达起亚经销商负责人坦言:“日系车的回暖以及自主品牌SUV的崛起,对韩系车品牌冲击巨大,东风悦达起亚品牌优惠已到*限,但销量依然未有提升,售后利润上不去,亏损已成常态。”

汽车市场专家颜景辉表示,该店退市只是韩系车在华发展现状的冰山一角,今年日系品牌回暖及自主品牌SUV的崛起,让韩系车市场份额遭受挤压,而其性价比优势一旦丧失,品牌力不足的短板必然成为制约增长的关键。